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校本课程>>文章内容
高淳蒋山何氏:尚德崇仁、忠孝廉节

发布时间:2016/5/19 11:13:28 作者:齐晋 浏览量:645次

“家风隽永 德润金陵”南京历史上的传统家规之十三
高淳蒋山何氏:尚德崇仁、忠孝廉节

高淳蒋山村何氏家族是北宋名相何执中的后人。

蒋山何氏秉承“忠孝廉节”的家训精神,耕读传家、克勤克俭,尚德崇仁、乐善好施。

现存的何氏宗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训解读》

“尚德崇仁”:坚持修身养德,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忠孝廉节”:为人忠诚守信,孝顺父母,有操守,有气节,涵养君子之风。

——原文摘自《何氏家规十六条》

【家风故事】

蒋山村地处高淳区固城镇南端,面朝固城湖,景色宜人。作为北宋名相何执中后裔,蒋山何氏在宋哲宗时,由庐江迁居此地安家。

蒋山何氏尊何执中为先祖。何氏宗祠始建于南宋,距今有近800年历史。

宰相何执中力请罢赐“浴儿包”

蒋山何氏家族一直秉承“忠孝廉节”家训精神,制定家规十六条,即“尊祖宗、孝父母、敬长上、教子孙、择婚嫁、重农事、课诵读、崇节俭、戒游惰、勤周恤……”,将孝悌忠信、守节自重、修身自律、济世救民等何氏先贤的价值观始终贯穿其中。

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朝廷有一惯例,凡皇子、公主诞生,要举办隆重奢华的庆祝典礼,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叫“浴儿包”,即用厚重礼物赏赐各位大臣。

宋徽宗皇子出生时,何执中任丞相。出身贫苦的何执中向宋徽宗力陈取消“浴儿包”这一仪典。宋徽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何氏乡绅乐善好施

清乾隆年间,蒋山何氏出了一秀才,名叫何耀南(1713年—1773年)。因才学出众,何耀南被朝廷破例选拔为贡生,安排在金陵道做七品文官。

何耀南以乐善好施闻名,同乡以及外地到南京参加乡试的书生经常上门拜访,何耀南不计贫贱富贵,均热情接待,受其鼎力周济者不计其数。而他自己则常常节衣缩食,甚至典当衣服。

何耀南60岁时病故,灵柩回归家乡高淳花山。曾经受他资助之人闻讯后,纷纷前来奔丧吊唁,现场哭声一片,情真意切。

何耀南去世后,家中一贫如洗,仅留“竹坡”诗稿一册。

清道光年间,何家有一名商人名叫何邦模(1802年—1868年),经常在南京、镇江一带做布匹生意。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队攻占镇江后,大肆烧杀抢劫。沿江民众纷纷往江北避难。此时,何邦模正在六合做生意,当即将数千匹布全部捐送六合县,用以制作军服旌旗,以壮士气军威。时任六合知县温伯屏非常感动,下令重奖何邦模,何邦模不受。他说:“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国之不存,家之焉附。”何邦模还派出两条小船,插上大清水师旗帜,来到江南,装载避难民众,使数千难民保全性命。

【今人风采】

“南京最美乡村”蒋山村

如今,村民们仍然秉守着世代传承的祖训家规,乡风淳朴、民风敦厚,邻里和睦互助,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

村民充分发挥本村地理、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南京最美乡村”。

本报通讯员 何庚荣 宁纪轩

本报记者 许震宁

(2016年5月19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