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知识学堂>>文章内容
从小抓起,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墙

发布时间:2021/1/31 9:38:44 作者:齐晋 浏览量:617次

从小抓起,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墙
  刘大山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此次省两会上,如何筑牢医疗卫生“防护墙”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省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陈仁寿建议,要将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应急贯彻到教育各阶段,将防疫基本知识以适当方式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


  一年来全民抗击疫情,大家深刻认识到了维护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常识,连小孩子都耳熟能详、身体力行。但也要看到,无论儿童或成人,对于防疫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行为指南。因此,陈仁寿委员的建议很有必要,将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应急贯彻到教育各阶段,“从小抓起”筑牢卫生防护墙,无疑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让我们在应对疫情时更有底气、更加从容。


  从小抓起,首先要学习基础的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卫生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教育部早已要求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具体执行上并不尽如人意。例如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使用抗生素这类常识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答不出来,更不要说相对生僻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惨重教训,以及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教育部门应该借此契机,以系统化的视角整合和强化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以制度化的方式养成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尤其要补上重大传染病预防这一课。疫情总会过去,但学生们学到的健康理念和防护技能,将会受益终身。


  从小抓起,在学习健康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学生们的公共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证明,重大传染病不仅考验个体卫生习惯,更考验个体作为公民的公共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放在社会之中,一方面提高对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做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国家公共危机处理机制的知晓度、认同度和适应度,做到服从大局、团结一心。例如,疫情防控的“四早”原则、居家隔离的举措和规定、核酸检测的相关规定……对公民而言,这些不仅是公德义务,更是法律责任。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使危机意识和法治意识内化为思维方式,使之成为我们抗击病毒的有力武器。


  少年强则国强。高水平的健康素养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品质,只有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建共享、群防群控,才能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墙。而在这个链条体系中,校园和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将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应急贯彻到教育各阶段,公共卫生治理才有坚实基础,才有永续动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