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知识学堂>>文章内容
这些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技术方案了!

发布时间:2020/2/28 8:38:19 作者:齐晋 浏览量:464次

这些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技术方案了!

疫情当前,为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精准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社区、办公场所、公交车、出租车、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提出了明确的防控方案,一起来看!

落实“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地要指定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开展发热病人筛查,及时诊断并隔离治疗新冠肺炎病例,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防止漏诊、误诊,防止轻症转重症。

社区

未发现病例的社区: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应当立即登记,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

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的社区: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出现疫情传播的社区: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限制人员聚集,关闭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商场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提供居民健康指导,为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24小时电话或者线上咨询服务。为独居或行动不便者,提供必要的上门医疗服务。

办公场所

每日健康监测:建立体温监测登记本。每天上班前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

使用电梯:建议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应当佩戴口罩。

减少人员密切接触:1.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2.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3.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开窗或开门,建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

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当及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

商场、超市

“进出检”:在经营场所门口设置专人对每位上岗员工和顾客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加强室内通风: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

合理使用电梯:限制每次乘坐电梯的人数,乘梯时相互之间注意保持适当距离。

缩短时间:物品尽量提前包装标价。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

卫生间保洁:使用卫生间时,应当打开排气扇。使用完毕后,应当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医疗机构

清洁消毒: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

感染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应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

发热门诊: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急诊: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客运站、车站、机场等

做好乘客信息登记。对实行实名制管理的交通工具,应当通过购票环节申报和扫描二维码网上申报等方式,采集乘客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座;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乘客、乘务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

出租车

车辆每日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洁消毒;司机携带含醇类消毒湿巾,增加车门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频次;司机佩戴口罩,提醒车上的乘客佩戴口罩并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车辆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托幼

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儿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入园;教职员工和儿童每天入园时测体温,严格落实儿童晨午晚检和全日观察制度;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儿童不入园制度;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活动室等)每批学生进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消毒;每日“三餐两点”前对儿童就餐桌面常规消毒;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中小学、大专等院校

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健康情况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大专等院校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养老机构

每天早晚各为老年人测量1次体温,随时询问老年人身体情况;提醒慢性病长期服药老年人,不轻易自行换药或停药,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老年人身体出现不适或疾病发作,养老机构应当及时与老年人和家属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后,通过机构内医务人员处置、电话求助医疗机构、请医疗机构医生出诊、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医或由家属送医;在医疗机构就诊后返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应当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入住和工作。

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

员工返岗:对返岗员工能够集中运送的,鼓励采取专车或包车等方式运送并做好防护。

体温检测:每天在员工上下班时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应对处置:企业一旦发现病例,要开展疫点消毒等工作,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场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生产。

公共区域: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用分餐、错峰用餐等。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生活设施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和相关物品定时消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当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农村

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做好出外打工人员防疫常识教育;对发现病例的县,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和环境卫生清理,除有病例村组外,允许其他村组村民有序出行;具备条件且防控措施到位的乡村旅游场所,可逐步有序对外开放。

福利院、监管场所、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

全面排查入福利院、监干警职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制度,禁止有可疑症状的人员上岗;要密切关注儿童、服刑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状况,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应当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医排查;出现确诊、疑似病例,应对其可能活动场所开展全面消杀,规范处置个人物品,对其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