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专家和你谈谈“心”
发布时间:2015/9/30 7:31:20 作者:齐晋 浏览量:266次
【江苏科技报】
世界心脏日,专家和你谈谈“心”
■ 本报记者 夏文燕 通讯员 吴倪娜
2015-09-28
“我还这么年轻,需要吃降压药吗?”“我这是不是冠心病的先兆?”……9月27日是“世界心脏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24日举办的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们一字排开,为市民答疑解惑。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越来越完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心血管病呈现出年轻化、复杂化等一些新特征。
“拼命三郎”易得心血管病
目前,高血压的患病人群中增长最快的是中青年人群,我国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分别为48.4%和38.5%,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9.5%。年轻人怎么会被心血管病缠身?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罪魁祸首,很多年轻人生活没规律,喜欢熬夜,饮食上也是大荤大素,爱喝碳酸饮料,吃不健康的食品。” 孔祥清说,40多岁的男人常被称为“拼命三郎”:上有老下有小,也恰好正处事业巅峰期,工作这根弦容不得半点松懈,而这类人群身体却因为过度透支提出“抗议”,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问题也跟着找上门来,再加上生活和事业的压力大,发生冠心病甚至心肌梗塞的几率大大增加。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连生也表示,现在年轻人得了心血管病,治疗起来往往比老年人更有难度。“好多人对身体发出的‘抗议’视而不见,不愿意抽出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久而久之,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急性心肌梗塞就突然找上门来了。像警察、个体老板、白领精英、工程师等都是比较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这些症状可能是前兆
孔祥清告诉记者:“这类疾病并非都有警觉性预兆,这也是这类疾病的特点,但有一部分人会有征兆,比如出现胸口疼、眼睛发黑等,有的人甚至会出现牙疼、肩膀疼和腹泻。”他表示,具体说来,冠心病的高危信号包括: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到心悸、胸痛;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等。
“而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在心肌梗塞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孔祥清说,有些患者无剧烈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孔祥清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躺下休息,观察病情,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如果发现病势加重,应抓紧请医生,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把握急救“黄金1小时”
孔祥清表示,一旦出现持续的胸痛可能提示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的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不要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如果心肌梗塞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当今国际和国内心血管界认为:在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能使心肌梗塞患者的获益最大化。”
急性心梗患者应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家人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或者速效救心丸让患者含化。同时,要使患者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对冠心病“治”不如“防”
孔祥清提醒,早防早治体现在冠心病的各个阶段,如果目前未患冠心病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医学上称为“一级预防”;已得冠心病的更要防止冠心病的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对许多中老年隐性冠心病患者更为重要。
预防冠心病,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守好这5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他说,在冬春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冬和冬春交替时早晚气候变化大,及时添加衣物,外出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与四肢的保暖,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冠心病发作。同时,注意生活规律,宜早睡早起,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
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运动。王连生说,调查显示:下午和晚上锻炼的患者在改善冠心病方面明显比早起和中午锻炼的人群效果好。但无论采用何种锻炼方式,适度很重要,凡事过犹不及,比如现在流行的计步锻炼,不能为了刷榜单盲目走路,一般每天一万步内为宜。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调养,宜清淡饮食,避免过咸、过甜、油腻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上一篇:教你最大程度锁住更多营养
下一篇:用七种营养成分“守护”血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