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日,与过敏有关的知识大揭秘
发布时间:2015/7/9 8:30:13 作者:齐晋 浏览量:231次
【江苏科技报】
世界过敏日,与过敏有关的知识大揭秘
■ 杨璞
2015-07-08
7月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过敏日”。过敏类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在近年逐年增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但是,很多人对于过敏的防治常识知之甚少,最新的十大与过敏有关的新发现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孕期常吃坚果,宝宝过敏风险少
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孕妇常吃坚果可以降低宝宝日后相关的过敏危险。新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迈克尔·杨博士及同事对女性参试者孕期饮食及其孩子出生后过敏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8200份抽样调查中共300例儿童食物过敏,其中140例为坚果过敏。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坚果不过敏的女性在其孕期经常吃坚果(每周5次以上),可使宝宝日后发生坚果过敏的几率大大降低。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德佩介绍,虽然坚果有助于补脑还具有上面所说的这些作用,但是坚果类食品油性比较大,而孕妇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坚果,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此外,不少坚果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炒制、腌制等工艺,过量食用易导致上火等。孕妇食用坚果要适量,每天食用坚果不宜超过50克,特别是经常食用者。
吃香蕉防花粉过敏
日本筑波大学的学者近日发现,定期食用香蕉能改善过敏症状,特别是花粉过敏。谷中教授认为,香蕉中丰富的维生素B6能促进血清素等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而血清素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杜长明说,这个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患者恰恰是对香蕉过敏。不少人对水果、虾蟹等食物引起的过敏都比较了解,但对于十分常见的过敏原却容易忽视,例如花生、桃子、鳕鱼、香蕉、牛奶、鸡蛋等都可都能引发过敏。所以,本身对香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尝试这种方法。
压力会加剧过敏患者症状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经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加剧过敏症患者的症状。调查显示,39%的过敏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感受到精神压力。
杜长明说,压力不仅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而且会加剧一些过敏疾病的症状,比如一种皮肤病就叫做神经性皮炎,与压力大有很大关系。所以,如果过敏患者有明显的压力大的特征,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注意及时减压。
成年女性更易患过敏症
美国过敏、哮喘及免疫学会研究员雷纳塔英格勒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新研究发现,与其他年龄性别组相比,男孩和年龄较大的女性更容易得过敏症和哮喘。进入成年期之后,这些疾病的女性患者人数超过男性。
杜长明认为,过敏性疾病的确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但是不全是成年女性更易患过敏症。比如梅雨季节患湿疹的男性明显比女性多,原因主要是男性喝酒、抽烟和熬夜的比例比女性大,容易形成湿热体质,更容易在梅雨季节患上湿疹。
过敏父传子母传女
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过敏症不仅会遗传,还有着两代之间“同性遗传”的特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过敏与免疫学系主任哈撒恩·阿沙德教授及其同事,对23年前出生的1456名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只有父亲有哮喘的情况下,男孩哮喘危险才会翻倍,而如果母亲患有哮喘,女儿患哮喘危险会翻倍,但不会传给儿子。研究还发现,母亲患有湿疹,女儿湿疹危险会增加50%,湿疹父传子的几率也与此相当。
杜长明表示,临床上的确有过敏性疾病出现遗传的病例,但是国内的这类患者没有这么明显的“同性遗传”的特点。
婴儿湿巾或致宝宝过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湿巾中添加的一种化学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会对某些孩子造成过敏反应。而添加此物质是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格里希博士说,出现过敏反应的儿童数量正在增加。她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婴儿湿巾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杜长明建议,宝宝的父母们平时尽量避免使用湿巾。为婴幼儿进行清洁,一般用清水已经足够,如果外出时建议自备湿毛巾,以减少幼儿接触不必要的化学品诱发过敏的疾患。
莴笋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某研究小组近期通过研究发现,原产于中国的蔬菜莴笋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功效。该研究小组将21只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实验老鼠平均分为3组,每天分别喂食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莴笋茎秆、营养物质和莴笋叶三类不同食物,经过长达3周的观察发现,喂食莴笋的实验老鼠打喷嚏以及挠鼻子的次数远远低于只喂食营养物质的老鼠。
杜长明指出,莴苣含有光敏性物质,是一种感光蔬菜,正常食用无碍,但是过量地食用之后再晒太阳,便会引起“植物性日光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水肿等皮肤炎症,所以不建议为了预防过敏性鼻炎而大量吃莴笋。含有光敏性物质的蔬菜和植物还有芹菜、油菜、菠菜、苋菜、芥菜、马兰头、马齿苋、无花果等。
剖腹产婴儿更易过敏
美国亨利·福特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剖腹产婴儿对普通过敏原(如尘螨和宠物)的过敏几率是顺产婴儿的5倍。因为剖腹产婴儿没有经过产道,所以不能接触到母体产道和肠道的细菌。这一发现也可以支持婴儿过敏症和生命初期过度卫生有关的“卫生假说”。“卫生假说”认为,在生命初期接触一定量的细菌和灰尘将会启动人体免疫系统,为今后抵御威胁做准备。
刘德佩介绍,自然分娩中,婴儿通过接触到母体产道和肠道的菌群,能建立正常的菌群环境,有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剖腹产的孩子由于没有经过母亲产道挤压,立即被移到一个无菌的环境,不利于正常菌群的建立,意味着他们发生过敏的几率可能更大。
常用抗菌牙膏更容易诱发过敏症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牙膏中常见的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可能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进而诱发过敏症。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三氯生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类似于雌激素,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说,加入消炎物质的牙膏虽然能够缓解牙龈、牙周炎症,但不宜长期用,否则容易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对口腔健康的人来说,选择具有清洁功能的牙膏即可,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比如饭后及时漱口等。
富裕家庭孩童更容易患上过敏症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长大的青少年,相比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各种过敏症。据报道,美国国家统计中心保健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统计称,最近十年间,美国患过敏性疾病的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食物过敏的病例增加了50%,而患过敏性湿疹的人数则提高了69%。
杜长明说,优越的生活条件可能给孩子的生长造成“温床”,相对而言,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平时接触的过敏物质的几率更大一些,产生抗过敏的能力也更强一些,所以富裕的家庭要做到让孩子富而不骄,才能更加健康。
上一篇:影响世界的专利之——微波炉
下一篇:顺利度过家中“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