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校本课程>>文章内容
探秘汉字文化圈

发布时间:2015/3/4 8:49:20 作者:齐晋 浏览量:463次

【江苏科技报】

探秘汉字文化圈

“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空间”——日前,中国社科院专家的这一言论燃爆网络。支持者有之,拍砖者更如潮涌,而网友纷纷吐槽的背后,实质上是汉字的文化性与工具性之争。

其实,汉字作为汉文化最基本的细胞,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伴随着灿烂的中国文化向四方传播,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正是因为有了汉字的传播与发展,东亚四邻国家在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同化,甚至于在民风民俗,民间礼仪等方面各国都有相似、相通的地方。

越南:“儒字”曾沿用千年

汉字在越南的历史与传播要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立象郡(范围包括今广西西部、越南中部和北部)时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设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汉字随行政的需要南行至岭南直到现在的越南。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年左右,汉字经广西传入越南,越南把汉字称为“儒字”,意思是儒家的文字。其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里,越南上层社会把汉语文字视为高贵的语言文字。朝廷的谕旨、公文、科举考试,以至经营贸易的账单、货单都用汉字书写。小孩读书也像当时中国一样,一直到公元13世纪,“喃字”的出现。“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型文字。

1945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拉丁化新文字成为越南的法定文字,但汉字对越南各方面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当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占越南词汇的70%左右,且绝大多数保持了汉语词的原意,如“人民”“欢迎”等等。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现在越南的名胜古迹、寺庙的横匾、对联、家庭的祠堂都是沿用汉字。民间举办婚礼用双“喜”,过春节贴倒“福”表示福临门,为老人祝寿时也用“寿”字等。

朝鲜半岛:古时将汉字誉为“苏合之香”

公元前4-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当时正是中国的战国时期,这从朝鲜半岛出土的大量中国战国时期的钱币铭文就可以得到证明。而从文献资料来看,朝鲜半岛在三国时期的汉字教育已经在贵族中得到广泛普及,公元372年,小兽林王还设立“太学”,将汉字字书和中国经史著作作为教材,从而让汉字和汉文化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而当时朝鲜半岛另一个政权百济也请东晋人为博士,以汉字编写了《百济史》。

朝鲜半岛的人们为什么都争相采用汉字呢?这是因为他们只有自己的口头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汉字就成了他们的书面语言。而且还仿照中国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取士,从乡塾到太学,都学习和使用汉文。士子以毕生精力研治汉籍,其古典文献如《三国史记》《李朝实录》全用汉文撰写。汉字作为朝鲜的书面语言和官方文字使用了1500 年左右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

尽管其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于1446年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训民正音》(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韩国文字的雏形),但是《训民正音》的推行并不如意,原因是朝廷的贵族以及学者阶层对此并不热心,认为汉文是要用毕生精力才能学好的,是真学问,称之为“真文”。而《训民正音》太简单,只能称为“谚文”,即通俗、卑下的文字,不屑一顾。他们甚至偏激地把《训民正音》贬斥为“螗螂之丸”,而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苏合香为一种名贵药材)。

如今,汉字在韩国随处可见。路牌、广告牌、地铁站牌都以汉字标记。绝大部分韩国人都有汉字姓名,一般都是由爷爷或算命先生先取好汉字名,再对应以韩文。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也同时标记韩文名和汉字名。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也愿意更多地使用“四字箴言”或“谚语”,这些来自中国成语的词,发音、含义都与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本:汉字全面渗透日本文化

步朝鲜半岛的后尘,日本也成为汉字的“粉丝”。日本的情况和朝鲜差不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但是没办法记录话语和事件,很多故事和传说也都是口口相传。

汉字经由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列岛上的贵族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可以记录事情的工具,但还面对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从中国传入的“神器”和日本本来的语言并不统一,无论是读音还是写法。怎么办呢?古代的日本人没有办法,只能先好好学习中文。掌握了中文的意思和语法,也学会了写法,在需要记录的时候使用中文,平时生活中还用日语交流,这就是人们想出的折中办法。汉字刚刚进入日本时,和日语还没有融合在一起,基本上是各管一摊儿。

但说和写不统一毕竟很不方便,于是一些日本人开始想办法用汉字来表示日语了。这很像我们刚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会用“古德毛宁”给英语“good morning”注音一样,日本人也开始用汉字给日语注音,这就是最早的假名,叫“万叶假名”。《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集,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因为日本人用汉字写成了这本诗歌集,所以这些文字也就被称为“万叶假名”。

如今,汉字在日本每个地方都随处可见。路牌、广告牌、地铁站牌都以汉字标记。

延伸阅读

汉字世界影响大 韩国每年选成语 日本新年写汉字

韩国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传统,每年都要选一个年度成语,以呈现当年韩国国内的社会现象。由韩国各大学教授、报刊专栏作家和知识界名流共同推选。2014年的年度成语是——转迷开悟。寓意希望韩国能从迷惘中脱离,得到顿悟。比起2013年的成语“倒行逆施”来说,2014年的成语要温柔许多。

在日本,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是由日本汉字能力鉴定协会举办的,每年,协会都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一个能表示当年日本社会与国际社会状况的汉字。为了征集这个字,协会会在一些地方设置投票箱,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得票最多的一个汉字就成为当年的“年度汉字”,随后,在每年的12月12日,在清水寺举行年度汉字发布仪式。这项活动始于发生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当年选出的汉字是“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