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职能 强化服务 实现价值
发布时间:2009/10/15 10:19:29 作者:徐向前 浏览量:946次
彰显职能 强化服务 实现价值
我们湖熟街道位于南京市东南部,地跨秦淮河两岸,地处江、句、溧三区(市县)交界处,素有“小南京”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湖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熟文化”的发源地。
经行政区划调整,现湖熟街道由原湖熟、龙都、周岗三镇合并而成。全街道总面积145平方公里,管辖12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8.02万人。
湖熟成人学校1993年建校,1994年被确认为南京市第一所江苏省首批重点乡镇成人学校,十几年来,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克服种种困难,使学校在艰难困境中求得发展,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区级先进,学校占地面积从1993年的5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25亩,建筑面积由1993年的8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450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由当初的5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2006年湖熟成人学校在江宁区率先创建江苏省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确认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13个标准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钳工实习基地、车工实习基地、数控实习基地、焊工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实习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以及可供近400名学生食宿的后勤条件。学校现有公办教师10人,自聘教职工7人,并聘请了多位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课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常年开展计算机、钳工、车工、数控、焊工、电工、电子等培训。
学校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成人教育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立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谋划、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基层成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
多年来,湖熟成人学校为推动湖熟经济的发展,为提高湖熟居民的整体素质,为构建和谐湖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学校除了十分重视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还坚持开展老年教育、不懈地开展成人学历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外,特别是学校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长短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为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人才,为增收富民夯实基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湖熟街道是个以农业为主的街道,街道一直坚持科技兴农的战略,在把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我校做了大量工作。学校通过散发宣传材料,聘请省农科院、市讲师团、区农林局的专家等形式,开展养鸭、养猪、养鹿、水稻种植、油菜种植,蔬菜种植、茶叶种植、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多种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全街道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把致富信息与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参加此类培训人数年均2万余人。学校还与街道科协、农副业服务中心,妇联、团委、等单位的互相配合,先后建立了三界社区养鸭示范基地、丹桂社区大米种植示范基地、金桥社区花卉种植基地、新跃社区的养鱼基地、耀华社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河南社区蔬菜示范基地等,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巨大作用,促使农民掌握新技术,走上致富路。仅养鸭业一项,养鸭专业户就发展到近百家,年养鸭量达200多万只,带动了鸭系列产品产业的发展。2007年整过街道有一定规模的板鸭厂20多个,个体作坊近200个,年加工量达800多万只,生产加工销售额达1.6亿多元,占到了全镇GDP的9%,我校己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得力助手。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之机械化作业量与面的扩增,农村劳动力需求逐步减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愈来愈多,从2000年开始,为了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的指示精神,原湖熟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镇党委政府重视下,湖熟成人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得以快速稳步发展。从2000年培训只有100人左右,到现在每年培训2000多人,八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150多人。06年七月份学校接待了省人大、省政府对湖熟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视察,视察后各级领导对湖熟成人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湖熟成人学校已真正成为湖熟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许多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有的已成为现代企业的“蓝领”工人和自主创业者。
如家住湖熟街道河南社区笪家桥村的潘余进,仅有初中文化,现年32岁,虽说年富力强,但原来靠几亩水田,一家四口既种粮食又种菜,还养些家禽家畜什么的,一年到头忙活不停,全家年收入还不足万元,属经济困难户。2006年经行政村推荐,潘余进参加了(5-8月份)湖熟成人学校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班,经过4个月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并经过考核领到了普通车工职业资格证书,随后被座落在湖熟街道工业园区的“南京国际海业船舶配件公司”聘用,两年过去,通过在企业的锻炼和自身的努力,潘余进现在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月工资两千五百元以上,家庭也因此脱贫致富,如今潘余进还经常回到湖熟成教看看,他常说:不是湖熟成教他可能至今还在抱着几亩水田拼命,一家人可能仍然过着艰辛的日子呢。我要感谢村委会关心,更要感谢湖熟成教的培养。
再如陈勇、陈云兄弟俩,家住江宁区方山脚下,属江宁科学园开发区。2005年,由于开发之需,原先所呆的乡镇企业搬走了,家中房屋被拆迁、土地也被征收,兄弟俩住在东山城区从此无事可干,加入到了现代都市失业大军行列,靠补偿款度日。2006年初,他俩看到湖熟成人学校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宣传后,便双双来到湖熟成人学校参加了“摩托车修理”班的培训,通过5个月(2006.3-7)培训学习,取得了摩托车修理职业技能证书。两人便在自家社区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人均月收入超过三千元。一年后,兄弟俩积累了资金,转入南京主城区发展,现在兄弟俩在南京大明路开了一家摩修店,月收入人均五千多。每当谈及此事,兄弟两都会激动不已,哥俩常说没想到拆迁会给我们带来机遇,湖熟成教能让我们走向富裕。
还有江宁区的淳化街道居民纽冬冬,原在本街道一家乡镇企业从事普通车工,月收不足一千元。后来,纽冬冬因企业改制而被企业辞退回家务农,几亩农田显然无法让一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纽冬冬开始四处寻觅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也未能找到合适的企业。作为一名从事技术工种的年轻人,他深知自己的普通车工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和自己就业的需求,于是,他四处打听,得知湖熟成人学校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有“数控车”培训项目。于是2006年9月他便来到湖熟成教开始学习“数控车”技术,由于纽冬冬来自生产一线,不仅有生产经验,技术要领领悟快,而且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特别认真刻苦,湖熟成教的老师本来奉献精神就有口皆碑,看到纽冬冬如此刻苦,有关老师更是尽心尽力,放弃假日休息,随叫随到随时辅导,经过几个月的培训,纽冬冬不仅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操作技术,而且掌握了数控编程,顺利领到了数控车职业资格中级证书,很快即被一家企业以3000元/月高薪聘用,现在已是“南京祥林机械厂”数控编程技术组负责人,月工资已在四千以上。他忘不了湖熟成教,经常特意来湖熟成教看望曾经改变他命运的地方,来看望让他掌握致富本领的老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湖熟成人学校已真正成为湖熟街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地,2006年7月,省人大、省政府对湖熟街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了视察,省领导对我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湖熟成人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做了一些事,但就成人教育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而言,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实践,认真搞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的培训和技能培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当前用工实际需求出发,让受培训人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就定能取得成效,真正实现转移就业。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农民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也给农村成人学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将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迎接挑战,强化职能,把握机遇;我们将依照有关法规和政策,拓宽领域,突出服务,大胆实践。我们将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在拓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新领域中更好地体现服务,实现价值,为构建和谐湖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组织机构2004-2008
下一篇:实习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