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将为群众办15类52件实事
发布时间:2021/1/27 8:20:42 作者:齐晋 浏览量:506次
每年省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都会提到新一年要办的民生实事。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民生实事从过去几年的十项实事,扩容到15类52件实事。这15类52件民生实事将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卫生健康体系
1、建成100家示范发热门诊。
2、新增80家普惠托育机构。
3、出生缺陷防治工程,实现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
4、完成城乡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235万人。
5、新增8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6、新设置30个院前急救站(点)。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88元。
加大教育惠民力度
8、新建改扩建50所普通高中。
9、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
10、改造提升8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
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3元。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13、新开发7000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
14、培育高素质农民15万人。
15、为2万名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给予补助。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6、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年培训50万人次。
17、开展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18、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19、新增19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同步完善适老化就医环境。
20、新增20家护理院。
21、实现设区市老年大学全覆盖,每个设区市建有3所、80%以上的县(市)建有1所老年大学。
做优公共文化服务
22、开展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巡展200场。
23、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
24、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2万场。
25、建设200个智慧广电乡镇(街道)。
26、向25万户经济薄弱地区农村低保户收看有线电视给予收视维护费补贴。
27、建设10家工人文化宫。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
28、新建改建100个体育公园、新建500公里健身步道。
29、推动10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面向健身群众发放体育消费券6000万元。
加强特殊群体关爱
30、省定城镇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90元以上。
31、建设10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
32、新增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1万人。
33、建设5000个事实孤儿“梦想小屋”。
优化交通出行环境
34、完善农村公路路网,新改建1500公里农村公路、500座桥梁。
35、实施3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加强食品安全治理
36、着力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培育300家“名特优”食品小作坊。
提升城市安居水平
37、城市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10万个停车泊位。
38、改造1130个城镇老旧小区。
39、新开工25万套城镇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0万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0、持续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确保完成3年改善30万户的目标任务。
41、创建1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42、苏中、苏北地区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5%。
43、洪泽湖渔民和淮河行蓄洪区居民上岸安居及搬迁建房工程。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
44、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45、建设32个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
46、实现7万部电梯2500个地下室4G/5G信号覆盖。
47、改扩建100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
完善居民消费环境
48、改造升级和新建100家农贸市场。
加强基层社区治理
49、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为全省9万个网格每个网格培育1名“法律明白人”。
50、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拓展工程,覆盖人群达到8万人。
51、每个设区市建立2个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52、建设60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