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夜宵“报复”了身体
发布时间:2020/7/4 7:58:56 作者:齐晋 浏览量:521次
别被夜宵“报复”了身体
夏夜,烧烤、小龙虾、啤酒等成为了餐厅的主角。然而,没有节制暴饮暴食,这样的“报复性夜宵”,最终被“报复”的却是我们的身体。
暴饮暴食小心身体罢工
《数据》显示,在夜宵中,烤串成功超越小龙虾,成了市民们的最爱。广州、上海、长沙,沈阳、重庆等地市民,最爱在夜间点一份烤串。面包、甜点、小龙虾、炸鸡、火锅、奶茶等也榜上有名。
这个名单上的热门宵夜几乎都是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品。
高脂、高热量饮食最直接伤害到的就是消化系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品会给肠胃造成负担,造成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伤害到肠胃,容易诱发急性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大量进食荤油和动物脂肪,也会加重胆道的负担,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暴饮暴食、高脂饮食还会引起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如果再同时大量饮酒就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要给“负重”器官“喘息”机会
一般来说,不建议睡觉前4小时内进食。普通水果蔬菜,从入口到进入肠道,整个消化过程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完成。而对于肉类则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午餐吃完涮羊肉,到了晚餐还觉得不饿的原因。
如果经常吃过夜宵再睡觉,食物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会大量分泌胃液,对胃黏膜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导致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油炸、烧烤、煎制等食品,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更易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导致胃癌。
吃夜宵还会影响睡眠。夜间本来是人体内脏器官休整调养或恢复疲劳的时间,进食特别是过量进食或进食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烧烤食品,无疑会加重消化道负担。消化道器官的功能也不是孤立的,宵夜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情况会传送资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质层其它部位,诱发失眠。
夜宵不能代替一日三餐
钟南山院士曾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免疫力,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病毒的根本。”
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外在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免疫力。其中合理膳食是提升免疫力的基础。因为食物中所含的多种营养素能够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强调的是“平衡的膳食”和“合理的营养”,可遵循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六大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提倡“新食尚”。
要想膳食平衡,我们日常饮食首先要确保种类足够多,每天要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最少要吃25种以上食物,注重三餐营养分配,荤素搭配、主副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定时定量。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的修复,普通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摄入肉50克、鸡蛋1个、鱼50克、大豆25克、牛奶3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成年人每天应至少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水参与我们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人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1700毫升。
除了关注摄入量,一般推荐蒸、煮、炖等少油的烹饪方式,既能提高消化吸收率,同时也能杀灭其可能含有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不主张生食肉类、鱼类食物,而煎、烤、炸等方式,尽管美味,但容易在烹饪过程中产生有害化学物质,也不宜经常食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为了吃夜宵,可能不吃晚饭或不吃第二天的早饭,觉得每天进食的总量能达到平衡就可以了。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我们不仅全天的膳食要平衡,每餐的膳食也要平衡。一日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早7点、午12点、晚18点左右进食最佳,三餐进食比例为30%~35%、40%、25%~30%。
来源:科技日报
下一篇:夏季常见饮食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