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知识学堂>>文章内容
体检总出问题的“甲状腺”这样保护

发布时间:2020/5/30 7:56:24 作者:齐晋 浏览量:706次

体检总出问题的“甲状腺”这样保护

甲状腺是位于脖子中间的一个酷似蝴蝶的器官,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作为体检中最常发现问题的器官之一,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甲状腺癌总体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位居发病率第4位。男女发生比率约1:4,且好发于20~40岁年轻女性。本周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收好这份“甲状腺知识手册”,保护好这个器官。

学自检,“摸”出甲状腺疾病

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都是体检报告的常客。近年来,甲状腺癌更是悄悄晋升为“身边的高发癌”。除了声音突然嘶哑、饮水时呛咳、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耳及肩部有放射性疼痛外,95%以上的甲状腺病人会出现颈前肿块,一般无痛。

建议摸摸自己的颈部自检:

1.颈部出现圆形肿块;2.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3.单个结节肿大且表面不光滑;4.肿块增长速度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两个月内明显增大。

如果出现上面4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除了在家自检,医院对甲状腺的检查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功能检查(需抽血化验)

甲亢: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出现脖子肿大、眼睛突出、肌肉无力等。容易怕热、紧张易怒、失眠。

甲减: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表现为乏力、易疲劳、反应迟钝等,严重时出现黏液性水肿,甚至威胁生命。

形态检查

最准确的就是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看其大小、质地、血流、结节等。CT和核磁共振不是甲状腺的首选检查,只有在术前评估等特殊情况下才做。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个重要的器官?

有结节每半年复查。1厘米以上的结节,建议半年复查一次B超;结节不到1厘米,且无明显症状,可以放心生活,遵医嘱复查即可。

少熬夜,别焦虑。调查发现,很多甲状腺病患者都有熬夜、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等问题。要做到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心情愉悦。

远离辐射。远离电离辐射及放射性物质,拍X光片时,应尽量避开甲状腺部位。辐射是甲状腺癌的明确病因,青少年、儿童更需避免,家长不可主动要求做CT、X光等检查。

孕前查查甲状腺功能。女性怀孕前应检查甲状腺功能,待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至正常后再怀孕。已患甲状腺疾病并处于治疗过程中的孕妇,需每隔6~8周检查1次。胎儿出生后两个月内也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注意饮食。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采取不同的方案。

甲亢饮食应遵循“三高三忌”:“三高”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其中高热量需多吃主食,如米、面,保持健康体重;高蛋白质要多喝牛奶,多吃鱼肉、豆腐等优质高蛋白食物;高维生素需摄入足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A、C、D。“三忌”即忌碘盐、含碘海产品和刺激性食物,如海带、海草、紫菜(干)、海苔、海米(干)、虾皮等。

甲减饮食要求营养丰富:需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适当多吃些瘦肉、鱼肉、蛋白、豆制品等;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奶油、坚果、芝麻酱、肥肉、五花肉等。

不同类型的甲减,对碘的要求也不同: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可适当补碘;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需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甲状腺手术和同位素治疗后的甲减,补碘没有意义。

甲状腺结节均衡适度摄碘。甲状腺结节不合并甲亢者,推荐低碘饮食,可食加碘盐,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者,需忌碘饮食,吃无碘盐。

来源:生命时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