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业如何复工复业?指引来了!
发布时间:2020/3/21 8:07:26 作者:齐晋 浏览量:511次
生活服务业如何复工复业?指引来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总体要求,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恢复城市生机活力,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生活服务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全面复工复业的工作指引》。生活服务业在做好复工信息登记、进店顾客、从业人员以及经营场所管理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管理。
农贸市场
1.保持空气流通、通风透气,空气流通不畅的市场(或场内区域)应安装使用排气扇等空气交换装置以保持空气流通。
2.视情况适当控制营业现场的顾客人数。
3.加强对市场内畜禽产品的查验,严防非洲猪瘟和禽流感传播。
4.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禁圈养、宰杀、制售活禽。
5.散装可直接入口食品需加盖,或使用非敞开式容器盛放,提倡散装食品包装销售。
6.在市场醒目位置宣传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醒顾客做好自我防护。
餐饮、咖啡店、酒吧、茶社服务业
1.进店顾客凭在“苏康码”或“宁归来”平台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即可进店消费。
2.除就餐时间外,顾客应全程佩戴口罩。
3.顾客进店要文明就餐,保持间距,不大声喧哗,不扎堆集聚。
4.适当减少桌椅摆放,顾客用餐隔位而坐,使用公筷公勺。
5.全面禁止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禁圈养、宰杀、制售活禽。
6.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各项要求,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加大食品加工设施设备的清洁频次,保障设施设备洁净并运转正常。
7.对餐饮外卖食物采用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签”防止配送过程污染。每天对外送食品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进行清洁消毒。送餐人员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定期消毒双手,在取餐、送餐时,应采取人员间不近距离接触的方式。
8.保证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完好、密闭和整洁,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沐(足)浴服务业
1.进店顾客凭在“苏康码”或“宁归来”平台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即可进店消费。
2.服务设备和设施在常规消毒清洁的基础上,增加消毒频次,修脚专业器具每位顾客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3.所有的用品用具包括毛巾、拖鞋、浴衣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修脚、捏脚毛巾应专用。疫情期间,建议自备毛巾、浴巾、拖鞋等物品。
4.更衣箱每天营业结束后清洁、消毒。
5.公共浴室提供淋浴,暂不提供大池泡澡服务。
美发美容(按摩)服务业
1.进店顾客凭在“苏康码”或“宁归来”平台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即可进店消费。
2.员工为顾客服务时,除全程佩戴口罩外,还应着清洁工作服。
3.服务设备和设施在常规消毒清洁的基础上增加消毒频次,床单、枕套、被套、垫巾、毛巾、服装等按一客一换一消毒要求进行更换清洗消毒,保持整洁。
4.护理房间应做到一客一房间,如需在公共区域进行护理,床位间距不少于1米。客人离开后需及时消毒。
5.美发美容专业工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
6.更衣箱每天营业结束后清洁、消毒。
家政服务、上门维修服务
1.家政服务、上门维修人员须提供在“苏康码”或“宁归来”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经客户同意后方可上门服务。
2.家政服务人员上岗前需携带企业开具的服务用工证明或三方用工协议(合同)。物管人员不得拒绝手续齐全的家政人员进入小区。
3.家政服务和上门维修人员进入客户家门时,需对手部消毒并在门外换鞋或穿上鞋套后方可进门。
4.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如到超市或菜市场买菜、购物等,应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做到快去快回,少去或不去易造成人员集聚的地方。
洗染服务业
1.工作人员接收顾客的衣物后,应进行手部清洗。
2.避免衣物交叉污染,收、取衣应分开进行,有条件的门店可分柜台进行。注意查看衣物上是否有因顾客自行消毒不当导致的衣物褪色。
3.待洗的脏衣物应单独容器存放,避免裸露在空气中,以免造成织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洁净织物的二次污染。
4.门店应增加合适的衣物消毒杀菌设施和工艺,定期对洗染工用具进行清洁消毒,做好洗衣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卫生工作。
5.衣物收发过程中需要车辆运输的,应使用密闭车辆运输,每天进行使用前后的消毒处理并由专人记录。
婚庆服务业
1.在疫情防控解除前,应暂缓接待大规模聚餐婚宴活动。
2.营业场所应控制人流,推荐网上洽谈和下单,避免人群聚集。
3.服务设备和设施在常规消毒清洁的基础上,应增加消毒频次。化妆师服务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化妆工(用)具等接触顾客的物品,应一客一换一消毒,有条件的应做到每人专用。
商品交易市场
1.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出入口。
2.服务台、收银处安排专人引导人流,避免人员集聚,视情况,适当控制销售大厅的顾客人员数量。
3.保持空气流通、通风透气,空气流通不畅的市场(或场内区域)应安装使用排气扇等空气交换装置以保持空气流通。
4.确保经营场所内洗手设施正常使用,有条件时可配备手消毒设施。
5.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定时进行消毒。
6.开放使用的电梯,应增加消毒频次,并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顾客戴口罩、不交谈,并酌情限乘电梯人数,降低集聚风险。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境外来宁返宁人员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