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区教育>>市民学校>>文章内容
江宁区河北社区法治建设优化基层服务

发布时间:2018/6/20 14:43:22 作者:齐晋 浏览量:509次

江宁区河北社区法治建设优化基层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江宁区湖熟街道河北社区全力推进法治社区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创新基层治理,多举措积极推进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得到省司法厅领导的高度认可。现今,“法治”已成为河北社区的一块金招牌。


多措并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优化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利用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大屏等,以简单的图文、生动形象地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设立法律图书角,重点挑选配置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不断丰富法律图书角藏书量,方便广大村民朋友学习法律知识。

同时,河北社区建设社区法治文化广场,积极开展“平安建设”、“送法进家”等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让村民学法于日常生活中。


创建乡贤工作室打造调解工作新品牌

切实发挥德治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邀请社区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端木帮助居民调节矛盾,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见贤思齐。2017年,赵家边美丽乡村建设时,村民于某因建设围墙一事,与邻居徐某发生争吵。

“围墙小三十公分影响并不大,汽车出行也方便,为了几十公分吵断了邻居情不值当……”在端木的调解下,两家人各退一步和好如初。乡贤工作室实现“小问题不出小队,一般问题不出社区”,切实做到将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村一顾问”家门口的法律专家

“立遗嘱怎样才有法律效力?”“我跟前工作单位有工资报酬纠纷,我想请律师咨询一下”……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不少居民们前来咨询问题,驻点律师顾问提供免费答疑。

“‘一村一顾问’就是把法律服务投送到社区去,推动居民寻求以理性、文明的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社区负责人说道,自“一村一顾问”成立以来,共接收群众来访法律咨询100多人次,咨询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继承、邻里、债务等方面内容,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互联网+”让社区法治更便民更智能

河北社区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提高法律服务的覆盖面、服务品质和效率,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大包干后出生的人口得不到土地,符不符合法理?法律有办法解决这个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吗?”近日,河北社区居民在法润民生微信服务群内向律师直接询问,涉法问题迎刃而解,快速解决百姓疑惑。“互联网+法律服务”,河北社区运用远程服务、视频网络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法润民生微信服务群,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受理”一网沟通。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河北社区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民主建设制度不断完备,法治建设扎实有效,法制宣传广泛深入,在辖区内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社区氛围。(张红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