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知识学堂>>文章内容
骨质疏松症悄悄走向年轻人群

发布时间:2015/10/21 12:17:52 作者:齐晋 浏览量:300次

【江苏科技报】

骨质疏松症悄悄走向年轻人群

■ 本报记者 方慧玲
2015-10-19

人的身体就像是一栋房子,由206块骨头连接组成,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整个身体就会像豆腐渣工程一样,无法承受相应的重量……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记者在南京科协大讲堂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保健”讲座中了解到,截至2009年,中国至少有6900万人患骨质疏松,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化标准,而且发病人群存在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作为一种 “静悄悄”的疾病,骨质疏松无声地蚕食着人们的健康,等到骨痛、骨折的时候再治疗,骨质疏松的糟糕状况就已经难以逆转。因此,对抗骨质疏松必须要防患于未然,从年轻时做起。

“零尺寸”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症

过去,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困扰老年人群的疾病,每年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30%。然而,近年来有调查发现,年轻的都市女性中患有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

南京市第二医院临床药学室主任王坚介绍,脂肪对人的骨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骨量,减少骨质的流失。据了解,人的骨量在25岁时还会慢慢增长,到了35岁后,才会出现骨质流失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为了追求‘零尺寸’身材,不顾一切地减肥,甚至有的人因为怕晒黑皮肤,甘愿做宅女,以致脂肪摄入量越来越少,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从而危害了骨骼的发育,导致骨质流失提前,大大增加了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王坚说。

“很多年轻女性被医生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后,依旧‘我行我素’,认为问题不大,不愿意抽出时间接受正规治疗。”王坚说,模特、白领公关等这些对外在要求较高的职业人群比较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这些症状可能是前兆

王坚表示,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并没有警觉性的预兆,会静悄悄地走向人群。所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说,疼痛、莫名驼背、身高缩短,以及比常人更容易骨折,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前兆。”王坚表示,具体说来,疼痛一般会以腰背疼痛为主,也可能是全身的骨骼疼痛,有些人在持重物时会感觉疼痛加重,严重时会感觉翻身、起坐以及行走都有困难;身高缩短和驼背较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中,但也不乏年轻人提前变为“小老头”“小老太”。如果出现骨折,就要更加提高警惕了,因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脊椎、髋部、前臂远端、上臂近端等是常见的骨折部位。通常发生过一次骨折,再次骨折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防治小心三大误区

“我都一把年纪了,现在治疗还来得及吗?”“不就是骨质疏松嘛,平时多喝点骨头汤,‘以形补形’就可以了”……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的患者过于紧张,有的则过于轻视。

王坚介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存在三大误区:首先,很多老年人认为到了老年期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没有什么效果,为此放弃治疗。其实老年人接受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以及双磷酸盐等药物治疗,可以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的发生。第二,认为骨质疏松症是无法防范的。一般而言,如果能从年轻时就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即便发病,症状也较轻且发展速度较慢。

“多吃骨头汤有益于防止骨质疏松是第三大误区。”王坚表示,虽然动物骨头里含有钙的成分,但它很难溶于水,因此,食用骨头汤并不能满足骨质疏松症患者补钙的需求。同时,由于骨头汤里还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尤其是老年人,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从小开始做好“三级预防”

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缓慢,因此,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一般要做好三级准备。”王坚说,一级预防就要从儿童阶段抓起,注意合理膳食,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同时,还要注意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照射,不吸烟和饮酒,少喝咖啡、浓茶以及碳酸饮料等。到了中年,尤其是妇女绝经后,就需要做好二级预防,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如果患上了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就要做好三级预防,也就是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