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病”防治看过来
发布时间:2015/9/10 7:18:43 作者:齐晋 浏览量:238次
【江苏科技报】
“秋季病”防治看过来
2015-09-09
■通讯员 高晓敏 祝淡抹 本报记者 马 洋
白露已过,天气越来越凉,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很多疾病便在这个“多事之秋”趁虚而入。近日,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制作了一份健康贴士,提醒大家积极防治秋季常见的八大疾病。
1、哮喘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的一种,夏末秋初易发作。哮喘患者在明确过敏源后应避免与其再接触,并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发病。避免感冒和过度疲劳等对预防哮喘发作有重要作用。
2、感冒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容易感冒。预防感冒,要保证作息规律,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多喝水,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适当“贴膘秋”;多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3、急性肠胃炎
秋季,由于饮食不当常会突发急性肠胃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吸烟喝酒,保持精神愉快。急性肠胃炎初期患者应吃一些流质食物,适当补充水分,转好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口腔溃疡
干燥的秋季让人容易上火,而口腔溃疡就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现。除了干燥的气候之外,口腔损伤、营养缺乏、激素变化等因素也会直接导致口腔溃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非常有利于预防、治疗口腔溃疡。经常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口腔溃疡等上火的症状。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及时清洁口腔,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控制情绪,疏导身体内郁积的火气,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和C。
5、心血管疾病
秋季,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6、瘙痒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皮肤中的水分减少,可能出现瘙痒的症状。此时,应保持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肥皂,洗澡后全身涂抹润肤霜,并在手脚、膝盖、关节处涂抹油性润肤产品;内衣以棉织品为宜,宽松舒适,避免摩擦。
7、秋燥
秋季空气湿度相对较低,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因此,秋天必须养阴润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润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按摩头部对秋燥一定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府、风池、天柱等穴,按压50次,早晚各一次。
8、鼻炎
秋季易发过敏性鼻炎,所以,应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增强体质,同时,要注意鼻腔清洁,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另外,外出时要戴上口罩,以免沾染过敏源。
上一篇:慢性咽炎又犯了有啥招
下一篇:十大营养谎言迷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