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创客张泽军:残疾未能阻止我追梦的脚步
发布时间:2015/7/6 14:34:31 作者:齐晋 浏览量:192次
老创客张泽军:残疾未能阻止我追梦的脚步
从小身体残疾,却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为了实现人生梦想,毅然走上创业之路;作为商人却不只为逐利,始终坚持良心养殖……他就是湖熟街道金桥社区严庄村的老创客张泽军。
走进张泽军水产养殖中心,现代化的投饵机、增氧器快速运转,河塘里三五成群的鸭子正在嬉戏。占地30多亩的水产养殖中心兼具了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农家乐等多个功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垂钓、休闲。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里的老板是一名残疾人。提起创办水产养殖中心,张泽军说其中还有不少故事。
张泽军小时候不幸患上脑膜炎,进行骨髓抽取手术后又引起了肌肉萎缩,这让他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肢体三级残疾人。然而,拿不动十公斤重的东西、走不了一公里路的张泽军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用自己的言行去鼓励其他残疾人:“现实已经如此,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更加努力。”张泽军平日里靠打零工、开残疾车维持生计的,日子也算过得安稳。然而,儿子渐渐大了,眼看着要面临买房、结婚等问题,张泽军心里很着急,为家人也为自己,他决定创业。
2013年底,44岁的张泽军通过市场调研并结合自身情况,决定从事水产养殖。为了尽快掌握水产养殖知识,张泽军参加了街道、社区组织的水产养殖培训课,上网查阅大量资料,还隔三差五地到其他养殖中心“取经”。“水产养殖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难,想做好更难。”张泽军说,在街道残联及家人、朋友的帮助下,陆续投资60余万元,流转了社区闲置的30多亩洼地并购置了先进的增氧与投食设备。为了节约资金,养殖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由张泽军及家人自己动手完成,“雇佣的挖掘机挖出水塘雏形后,我和父母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鱼塘周边进行加固,在塘底铺设排水管,好几次,下大雨将先前刚挖好的塘埂又冲破了。”张泽军回忆说。2014年底,30多亩的洼地终于变成了5个承载希望的水产养殖区。看着一天天发展起来的养殖中心,张泽军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今年3月,当张泽军满心欢喜地去投喂鱼食时,却发现刚刚购进的成品鲫鱼出现白斑,开始大面积死亡。“那时我每天都拿着两条鱼,到附近的药店、养殖中心去咨询,一个月下来,依旧毫无头绪。”张泽军说,为了降低损失,有人劝他将还没死的鱼拿出去卖掉,张泽军却说:“就算我赔光了,也不能将生了病的鱼卖给别人。”“好心终有好报”,一个月过后,张泽军偶然得知龙都集镇上来了一位水产养殖专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找到了专家。专家实地考察后告诉张泽军,是他鱼塘里的水出了问题。因为水塘是新建的,灌入的水是“新”水,营养成分与成品鲫鱼先前的生存环境不同,导致了水体污染,才造成鲫鱼大面积死亡。按照专家教的方法,他购买了豆饼之类的鱼料投入水塘增加水体营养,并及时更换塘水,最终解决了水污染问题。
如今,张泽军水产养殖中心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张泽军却还是坚持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到十里外的荒地里割嫩草喂鱼,行动不便的他经常摔得鼻青脸肿、累得全身酸痛,很多人建议他用饲料或化学方式养殖,但张泽军拒绝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后我会考虑使用有机饲料喂养,但化学方法就算了,虽然能赚钱,但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更重要。”
(梁晓明 宋应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