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问答
发布时间:2015/6/23 15:01:52 作者:齐晋 浏览量:397次
【江苏科技报】
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问答
2015-06-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鲜农产品或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衍生产品,在日常饮食中占有很大比重,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版为大家汇总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教你正确购买、科学食用。
什么是安全的食用农产品?
答:安全的食用农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食用农产品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各个环节均可能出现污染,因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化学物质残留及物理危害,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标签及安全教育等问题。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特点和关系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种基本类型,从水平定位、产品结构、技术制度、认证方式和发展机制来看,各有特点:
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我国普通农产品和食品标准要求,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产品以初级食用农产品为主;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工作制度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不收取费用,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
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市场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基础、加工农产品为主体;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采取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绿色食品主张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增进消费者健康为基本理念,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一定费用保障事业发展,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有机食品: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对产品质量安全不作特殊要求,满足特定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等高端市场;产品以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产过程监控,一般不做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一年一认证;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如何鉴别染色小米?
答:染色小米是指非法生产者利用发生霉变和失去食用价值的小米,经漂洗后,再用黄色素染色的劣质小米。
一般小米呈鲜艳自然黄色,光泽圆润,手轻捏时,手上不会染上黄色。若用姜黄或地板黄等色素染过的小米,色泽深黄,缺乏光泽,每粒米色泽一样,用手轻捏时会在手上染上黄色。用姜黄素染过的小米会有姜黄气味,如果用柠檬黄、日落黄等染小米,可能没有异味。可把少量小米放入杯中加入少量温水,摇晃后静置,若水变黄即可说明该小米染过色。
怎样选购面粉?
答:(1)看包装上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内容。看包装封口线是否有拆开重复使用的迹象,若有则为假冒产品;看面粉颜色,面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若颜色纯白或灰白、发暗,则为过量使用增白剂所致。应选择色泽为乳白或淡黄色,色泽正常的面粉。
(2)闻面粉是否具有麦香味。若有异味、霉味或是酸败味,则为增白剂添加过量,或面粉超过保质期,或遭到外部环境污染,已发霉、酸败变质。
(3)捏水分。凡符合国家标准的面粉,手感细腻,粉粒均匀;劣质面粉则手感粗糙。若感觉特别光滑,也属有问题的劣质面粉。用手抓一把面粉使劲一捏,松开手后,面粉随之散开的,这是含水分标准正常的好面粉;如果面粉抱团不散开,说明水分超标。水分超标的面粉很容易在储存过程霉变和酸败,影响面粉的品质。
怎样鉴别发霉大米?
答:大米发霉首先表现出色泽和气味异常,可以通过基本的“闻、看、摸”来判断。
闻异味。如闻到大米有异味,这是发热霉变的先兆,处于霉变早期的大米,异味并不明显。
看脱糠、起眼、起筋。脱糠:因米粒潮湿,沾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看到米粒显得毛糙、不光洁。起眼: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此侵蚀,使胚部变色。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故称起筋,米的色泽发暗。
摸是否出汗。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出汗的大米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团。
在大米早期发热霉变过程中,米质损失不明显,如及时处理,不影响食用。可于做饭前尽量碾去皮层,用清水多搓洗几遍,倾去水中浮物、米糠,降低大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一旦霉变严重,不可食用,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人体中毒症状。
蔬菜浸泡几小时后方能食用吗?
答: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在洗菜的过程中,浸泡几小时与流水反复冲洗多次的效果一样,均只能去除蔬菜表面附着的可溶于水的农药残留。而且,如果农药残留处于一个很高水平的时候,若把这些瓜果蔬菜浸泡在水中,水溶性农药残留会溶解在水中,这样就相当于把瓜果蔬菜放到了稀释的农药当中去浸泡。由于水当中农药残留浓度高于蔬菜内部,这些农药会向蔬菜组织内部渗透,造成蔬菜组织内部农药残留量增高,污染加重,反而对健康不利。因此,不推荐把新鲜蔬菜浸泡过长时间的洗菜方法,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好的去除农药残留效果,还会影响蔬菜品质,如有必要,可采用流水多次反复冲洗后再浸泡少许时间的洗菜方法。
上一篇:吃果蔬前最该做的5件事
下一篇:从头到脚,全方位解读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