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来敲门,公众勿恐慌
发布时间:2015/6/5 14:21:39 作者:齐晋 浏览量:211次
【江苏科技报】
MERS来敲门,公众勿恐慌
5月29日,国家卫计委员会通报,广东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患者为韩国男性,系韩国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6日抵达香港后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惠州。该男子已被隔离治疗。截至目前,该病例的38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现异常。
MERS来袭,该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强度如何?国际防控形势怎样?中国已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病毒传播防控】
不可能大面积传播
MERS病毒于2012年在中东发现,并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关注。“我们很早之前就觉得它肯定会来到中国。”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说,MERS不同于埃博拉的接触式传播,与其“表亲”SARS一样,其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从目前来看,MERS不像SARS传染性那么高,打个喷嚏都能感染。”严景华说,MERS与SARS均属于同一个β冠状病毒属,而且均属于C亚型;感染后也会出现发烧、呼吸衰竭,有时伴有肾衰竭等类似症状。数据统计表明,MERS致死率远高于SARS的10%,达到37%(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为27%)以上,但该病毒传播速度并不快。
据世卫组织公开数据,截至5月中旬,3年来MERS病毒在全球20多个国家累计感染1100多例患者。严景华表示,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大多是接触动物或医院内密切接触感染。
而且,作为一种烈性病毒,该病毒也注定不可能大面积传播。“病毒越是烈性越容易消失。”严景华说,如果寄主被其杀死,病毒也会消亡。美国爱荷华大学MERS研究专家斯坦利·珀尔曼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如果MERS病毒像现在这样传播,每次对人类产生极小范围的侵袭,它很快就会消失。”
须作防范,不必恐慌
尽管MERS病毒病原体很难在人际间传播,但专家并不确定,它将来是否会发生突变,在人际间传播变得更强。对此,严景华表示,相关部门在分离出亚洲患者携带的病毒后,将会进行共享与分析,结果尚待进一步确定。
专家认为,中国对MERS病毒需要防范,但公众无须恐慌。对于这种输入型病毒,需要在海关方面加强监控,防止外来人员把病毒带进来。同时,在国内作好预防性研究。
“与埃博拉在非洲造成大规模疫情不同。”严景华说,“非典之后,中国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方面的防控、应急以及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与非洲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方面,国内的医疗设备、研究人员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事实上,中国在MERS病毒被发现之初,就已经在主动备战。
【药物研究进展】
紧急防护药物获重要进展
我国出现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以来,国内各方均显示出极大关注。一个好消息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姜世勃及同事,在抗MERS的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3—2014年,该研究团队设计和检测了抗MERS的多肽——HR2P,发现HR2P能有效地抑制MERS-CoV(即引起MERS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不同细胞的感染。随后,姜世勃团队对HR2P的序列进一步优化,获得一个新多肽——HR2P-M2,其结构稳定性、水溶性、抗病毒活性及广谱性都大大提高。
接着,他们与国际冠状病毒专家合作,在两种可感染MERS-CoV的小动物模型上,以鼻道给药的方式检测了HR2P-M2对MERS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HR2P-M2具有非常好的体内抗MERS-CoV的作用,可保护动物免受致死剂量MERS-CoV的攻击。
该研究进展的相关论文已被一国际知名传染病杂志接收,将在近期内正式发表。
姜世勃表示,根据目前的结果,该多肽可以“鼻腔喷雾法”给药的方式用于高危人群的紧急预防,其中包括与MERS-CoV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特别是医务人员、病人家属及病房室友。另外,多肽HR2P-M2也可用于MERS-CoV感染者,姜世勃表示,该举措可大大降低感染者释放病毒颗粒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传染源的效果。
多个研究项目上马
目前,MERS病毒的研究难点之一就是没有好的实验室动物模型。“指猴可以作为MERS感染模型,但它们大都是宠物,并非普适性的动物模型,而普通动物模型很难感染MERS。”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副研究员施一说,“现在国际上有研究人员把MERS受体CD26转移到小鼠体内,但小鼠并不一定会出现人感染MERS症状。”
尽管如此,当前,国内科学家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中科院院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高福带领研究团队,2013年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阐明了该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
近两年来,该课题组正在以这种入侵机制为基础开发相应的治疗性抗体。“其原理是通过把抗体与S蛋白靶向结合,使MERS病毒被包裹起来,从而阻止其入侵宿主细胞。”施一透露说,目前该抗体已经在小鼠模型上进行实验,能够有效清除病毒。
“中科院和卫计委都有相应的布局,上马了一些疫苗、治疗性抗体、多肽和化学药物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研究都可以快速进行,因为它和SARS病毒的应对方式基本类似,路是共通的。”施一说,目前,国内已研发出多个治疗性抗体和多肽药物,均处于实验室水平,下一步需要加紧进入临床研究。 综 合
【相关链接】
省疾控中心:
暂时对我省影响不大
虽然中国才出现首例MERS患者,不过,因为该病席卷了世界上很多地区,而且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公众对此不免担忧。那么,该病会不会影响江苏?日前,江苏省疾控中心特地发布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常见问题”。
暂时对江苏影响不大
目前,已经报告了MERS病例的国家有: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也门;非洲的埃及和突尼斯;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希腊、意大利和英国;北美的美国;亚洲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和黎巴嫩,近期韩国也报告了病例。
日前,中国也出现了输入性病例。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表示,目前只是输入性个例,相关部门会严密监控,目前对江苏影响不大。
病死率大约为27%
该病的典型病例常呈现发热、咳嗽和气短等症状,在检查中经常发现肺炎表现。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也有报道。重症病例可导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和支持治疗。部分病例可出现器官衰竭,尤其是肾衰竭和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大约为27%。部分人感染病毒后并不会出现症状,他们是因为在感染病例密接者的随访研究中被检测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而被发现的。还未确切了解人类如何感染该病毒的。在某些情况下,病毒似乎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这常出现在家庭成员、病人和医护工作者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