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校本课程>>文章内容
迷醉在“国保级”古村落

发布时间:2015/4/14 10:07:07 作者:齐晋 浏览量:265次

迷醉在“国保级”古村落

——探访杨柳湖风景区

从东山主城向东驱车约15公里,就可到达湖熟街道杨柳村。春日的暖阳洒落在杨柳村朱家大宅的重重庭院里,透过花格窗,投映一地的如意纹。光影悄悄移动脚步,慢得难以察觉,时光就这样化身为日与夜,在杨柳村掠过了400年。

杨柳村偏僻幽静,人称“世外小桃源”,朱家大宅重门叠户,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西修葺一新的青砖小瓦马头墙的老宅院,就是朱家大宅。看腻了徽派建筑的“张牙舞爪”,小清新的杨柳村带给人别样的江南风情。朱家大宅体现了南京民居的特点,即总体上受徽派建筑影响,但与徽州民居相比,空间更为舒朗通透,装修更加简洁大方。古建筑学家朱光亚先生曾评价道:“它较明初的正襟危坐多了几分妩媚,较苏州的建筑少了点脂粉,较皖南皖北一带民居多了几分姿色。淡妆中见妩媚,秀气中见大气,为南京古民居的本色。”

步入朱家大宅,高墙深院,复道悬廊,婉转相通。重脊飞檐朴实而精致,砖雕、木雕和石雕上的人物、花卉、动物等精美异常,构成古城会、西厢记等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彰显着内敛和书卷气。“出耕入读”、“斯道坦然”、“旋马遗规”,门楼上的家训内容,体现了家族绵延的文化传承和孕育这方水土的经济地理。

朱家大宅翻建于清乾隆年间,虽称“九十九间半”,但总共有137间屋,从东到西的三路分别是承恩堂、礼和堂、树德堂。传统民居是中路气派,两路低矮以别尊卑,但朱家大宅三路的结构和尺寸基本相同,显得平等和气,据传这三路最初由朱氏三兄弟分别居住。三路穿堂建筑之间,以复道回廊曲折相通,兼具巡逻和防火的功能,走在里面仿佛进了迷宫。在礼和堂的玻璃展柜中,一本泛黄的朱氏宗谱记录了大宅的历史。宗谱记载,朱氏七世祖朱孔阳从句容挑着货担来到杨柳村,入赘余家,几代之后,逐渐兴旺起来,到清朝康乾时期已成为书香门第、仕宦人家。宗谱上还有四十个字的辈分表:明贵荣宣、金武孔承,朝鼎继世,家道遐昌……却没有“侯”字辈,大宅的始建者是谁,成为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谜团。

时过境迁,如今走在老宅里,仍能看到许多有百年历史的梁架、地砖、石材,多有残破,却钤记着时代的沧桑。太平天国的战火毁坏了杨柳村大部分建筑,现存的朱家大宅只是原来的一部分;抗战时期,日军曾在这里烧杀抢掠;解放后,这里先被作为海军医院,后被作为杨柳中学,学校搬迁后,这里又成了福利企业,当年的主人只留下模糊不清的背影。这背影,是中国乡绅阶层命运的一个缩影,在奋力前行的今天,我们仍然会时常回头,凝神倾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远望被历史定格的影像。

(戴晶若 陈忱 张娟)

旅游小贴士

自驾游:

走高速:起点——龙蟠中路——绕城高速公路——南京支线——长深高速公路——S337——杨柳湖

不走高速:起点——龙蟠中路——双龙大道——清水亭东路——竹山路——吉印大道——龙葛路——杨柳湖

公共交通:

南京站(南京南站)——乘地铁往南京药科大学方向——南京药科大学下地铁——乘30路公交车——杨柳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