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发布时间:2015/3/24 8:03:23 作者:齐晋 浏览量:694次
【江苏科技报】
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纪念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
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15年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新思路给我们什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
2015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阐释告诉我们,水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治水对我们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节水优先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方针。“治水者”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方面入手,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倡导全社会节约每一滴水,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应意识到“水不是取之不尽、无限供给的资源”,在观念、意识上重视节水,在行动上做到节水。
空间均衡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治水者”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系统治理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水是自然生态的要素之一,治水的同时,也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其他要素。“治水者”要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治水兴水节水管水各项工作。
两手发力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要求。水是公共产品,水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该管的不但要管,还要管严管好。但同时,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还应充分利用水权水价水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江苏水资源总体情况
江苏的水资源总量。江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1.6亿立方米。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干流区、太湖区的总水资源量分别约占全省总水资源量的60.3%、17.4%、22.3%。受长江、淮河、沂沭泗上中游近200万平方千米来水,入境水量比较丰沛。全省的入境水量集中在长江干流,占全省入境水量的96%。
地表水资源量。江苏降雨量相对丰沛,但存留地表的水量并不充足。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1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总量(1956-2000年)为995.5亿立方米,但存留在地表的水量仅为266.3亿立方米,平铺在江苏省地表面仅约26厘米高。
地下水资源量。根据《2012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7亿立方米,其中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地下水淡水资源量为103.2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消耗于潜水蒸发,约占73%,开采量仅占6%左右,而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全省地下水开采量8.47亿立方米。从地域分布看,江苏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苏北。苏南地下水开采规模明显小于苏北。苏锡常自2000年实施深层地下水禁采以来,随着区域供水工程的逐步推广、封井工作的有序推进,地下水开采规模逐年压缩,到2010年地下水开采量仅1111万立方米(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宁镇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程度历来为我省最低。
公民应知晓涉水的法律法规知识
我国涉水的法律法规众多。国家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4部,国务院行政法规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19部。
我省制定出台了《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苏省水文条例》《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长江江苏水域严禁非法采砂的决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等10项地方性法规。
法律法规中有几方面内容与老百姓密切相关
7项禁止行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围湖造地、围垦河道。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铲草皮、挖树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
7项应当做的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利用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在五度以上坡地植树造林、抚育幼林、种植中药材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在禁止开垦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江苏水利人做了哪些工作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第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中,江苏坚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构建科学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制度、完善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和水资源保护体系,保障城乡用水安全。按照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江苏划定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规范取水许可,从源头上遏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的建设。在取水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地下水位控制。按照节水减排、高效利用的原则,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建立行业耗水监控考核机制。
第二,注重“价格机制”对节水的引领。江苏先后5次调整水资源费标准,逐步建立了差别化水资源费价格政策,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价差。同时,制定出台中水和再生水价格政策,对“零排放”企业免征污水处理费,落实节水减排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杠杆调控用水户采取节水减排措施。
第三,建立节水投入增长机制。近年来,江苏还逐步建立了节水投入长效机制,出台《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从省级水资源费中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载体建设、节水减排工程建设以及节水关键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等,极大地调动了用水户参与节水的积极性。
第四,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近年来,江苏充分运用节水型学校创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各类有效的宣传引导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普及节水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节水工作的社会化水平,带动全民节水意识和节水行为的养成。
高标准开展水源地达标建设。第一,饮用水源地建设顺利实施。从2011年开始,省水利厅会同环保、住建等部门制定了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标准,建立“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应急保障”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2014年底,已经有一半以上城市水源地基本完成了达标建设任务,先期开展的4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完成了达标验收,做到一个保障、二个达标、三个没有、四个到位。“一个保障”就是水源地要能做到正常情况下保障安全供水,突发情况下保证应急供水。“两个达标”即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三个没有”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没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设施和活动;二级保护区内没有排污设施或开发活动;准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设施或开发活动。“四个到位”包括:水源地保护机构和人员到位;警示标牌、分界牌和隔离措施到位;备用水源地和应急管理预案到位;水质在线监测和共享机制建立到位。
第二,备用水源地建设提供应急保障。按照省统一规划,每个县级以上城市,都应具备两个以上水系相对独立的饮用水源地,相互备用;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也要求与相邻地区实行联网供水;备用水源地要能满足7天以上居民生活饮用需求。近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这项工作,全省6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已有50多个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备用水源工程。
加大地下水管理力度。江苏是我国水质性缺水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苏州、无锡、常州等部分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到2000 年,这些地区地面累计沉降从四五十厘米至百余厘米不等,年沉降速率在6 厘米—10 厘米。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省水利厅大力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首先,在全国率先划定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划定地下水超采区,明确全省各管理分区、各地下水主采层的禁采水位埋深和限采水位埋深。根据地下水监测结果,先后四次划定全省地下水超采区和禁采区。截至2014年底,全省超采区数量减少3个、面积减少1242平方公里,禁采区面积减少766平方公里。
其次,推行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在开采总量的控制上,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计划每年由省水利厅下达到各市人民政府,并由地方政府逐级分解下达到用水户,定期考核、奖惩兑现。在水位红线控制上,省水利厅每年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通报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情况,提出地下水水位控制和开采管理要求。同时,将地下水开采量、水位考核结果纳入每年对地方人民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数。
再次,加快实施禁采区禁采和超采区压采。2005 年底,苏锡常地区已全面完成地下水禁采任务,5 年累计封井4745 眼。目前,省水利厅正在组织实施南通市海门禁采区和高铁沿线禁采区的地下水禁采工作,计划于2016年全面完成。在前期压采4.5 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基础上,计划到2020年再压采地下水2 亿立方米以上。通过实施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江苏全省地下水位全面回升,水位上升区和稳定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1%以上。
节水小窍门
农业节水
利用水利工程:包括旧灌区改造,加强渠系配套,完善建筑枢纽工程,渠道防渗,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制定法规加强管理,按计量收取水费,充分利用降雨等。
改进农业措施:采取覆膜保墒,秸秆覆盖保墒,深耕均衡施肥保墒等措施。水田实行两旱整地,集中时间插秧泡田,集中放水,推广抛秧技术、浅湿灌溉、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水技术等。
利用化学释剂节水技术:合理使用无毒的保水剂,如黄腐酸,复合包衣剂等,可喷洒、可拌种。喷洒叶面可抑制作物叶面气孔开张度,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
工业节水
工业节水可分为技术性和管理性两类。其中技术性措施包括两项:一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用水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用水重复率越高,取用水量和耗水量也愈少,工业污水产生量也相应降低,从而可大大减少水环境的污染,减缓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压力。二是改革生产工艺和用水工艺,主要技术包括采用省水新工艺、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技术、推广新的节水器。
家庭节水
拖地节水:相比于水龙头冲洗,用拖把按次洗每年可节水200升以上。此外,虽然开大水龙头在水池涮洗拖把看起来很省事,但实际费水。建议选择一把带有拧干功能的拖把,养成在桶内涮洗拖把的习惯。
洗浴节水:淋浴比盆浴更节水。对一般家庭而言,如每次每人节水60升左右,平均每人两天洗一次澡,全家一个月可节水2.7吨。
冲厕节水: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在水箱竖放一块砖头。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可以一水多用。
厨房节水:先择菜后洗菜,只洗有用的部分。洗菜时尽量少用水龙头冲洗,一盆一盆洗。淘米时尽量让米多浸泡,淘洗2-3次即可。器具清洗方面,油污先用纸或抹布擦出,再热洗一遍,最后才用稍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用淘米水、煮面汤、过夜茶清洗碗筷,既可去油,又可节水、减少洗洁精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