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区教育>>职技培训>>文章内容
平菇 栽培四步走

发布时间:2015/3/9 13:03:20 作者:齐晋 浏览量:516次

【江苏科技报】

平菇 栽培四步走

育菇场地选择。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或不卫生的场所种植,会导致杂菌污染严重,平菇不能正常生长而失败;有的虽免强发菌,但不能出菇或形成畸形菇。所以,种植平菇首先要选择通风条件好、有散射光的场所进行,并保持清洁卫生,做好消毒措施。初次种菇场所,应采取石灰水刷墙、生石灰撒于地面的措施进行消毒,撒在地面的生石灰应于次日清扫出去;老菇场则可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有虫害的菇场先喷杀虫剂消灭害虫,再进行消毒。

培养料选择或配制。用已经污染、结块的原料种植平菇,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或不发菌。因此,一定要把好选料与配料关。要选择洁净原料,并搞好消毒处理,在配料时不可随意添加化学肥料,只有在堆料发酵种植平菇时,才能适量添加尿素补充氮源。同时,在配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料的湿度,水分含量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对发菌都不利。

菌种选用。如春季选用低温型品种,或播种已经老化或已被污染的菌种等,都易造成发菌缓慢或不发菌、出菇迟或不出菇。所以,在种植平菇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菌种,不使用老化或被污染的菌种。

加强管理。在出菇期间,一般散射光即可满足生长需求,若菇房种菇光照不足,出菇缓慢,可用电灯光补充,以诱导出菇。空气湿度是出菇期的重要条件,为了增加湿度而盲目增加喷水量,甚至直接向菇体喷水,会使一些小菇闷死,一些已长大的菇也会因水渍而溃烂发黑。因此,在平菇出菇期间,应讲究补水方法,以向空中喷雾为好,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以免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导致子实体不能形成,或形成畸形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