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知识学堂>>文章内容
中医三法消肺胀

发布时间:2015/3/9 12:59:18 作者:齐晋 浏览量:258次

【江苏科技报】

中医三法消肺胀

2015-03-06

肺胀常继发于哮病、肺咳等肺系久疾之后,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所致,每次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临床上对肺胀采取内治、外治、食疗三法调治,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内治法

发作期的病人,常分以下四型:

痰湿阻肺。胸中胀闷,咳嗽咯痰,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弦滑。治宜化痰燥湿。方用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制半夏、陈皮、茯苓、苍术、白术、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甘草。

寒饮停肺。胸中胀闷,喘促气急,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咯痰,痰多稀薄色白,舌薄白滑,脉弦紧。治宜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白芍、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制半夏、甘草。

痰热壅肺。胸肋胀闷,咳逆喘息,痰多色黄,质黏不爽,口渴烦躁,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栝楼、贝母、陈皮、茯苓、桔梗、桑白皮、黄芩、栀子、麦冬、知母、甘草。

痰瘀互结。胸中胀闷,气喘咳嗽,咯痰不利,口唇紫暗,肢末发绀,平卧困难,腹胀肢肿,舌质瘀暗,苔腻,脉象沉涩。治宜化痰逐瘀。方用小陷胸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栝楼、清半夏、黄连、黄芩、贝母、杏仁、海蛤壳、川芎、丹参、桃仁、泽兰。

缓解期的病人,常分以下两型:

肺气亏虚。胸中胀闷,气短喘促,声低气怯,咳声低微,痰白量少,自汗畏风,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或虚大。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紫菀、桑白皮。

肺肾气虚。胸中胀闷,呼吸浅短,甚则张口抬肩,动则喘甚,咳嗽,痰白如沫,心悸,四肢无力,畏寒肢冷,脉弱而数或结代,舌淡或紫暗。治宜补脾益肾助肺。方用平喘固本汤加减。药用人参、五味子、胡桃肉、冬虫夏草、沉香、磁石、苏子、款冬花、半夏。

外治法

发作期以慢阻肺中药离子导入方(海蛤壳、川芎、赤芍、法半夏、陈皮、苏子、柴胡、黄芩、鱼腥草、桔梗、栝楼、桑白皮)研粗末,以醋及透皮剂调,纱布袋装,平摊于背部肺组织相对应部位,用直流电离子导入机导入,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缓解期以穴位贴敷。中药穴位敷贴可以通过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可采用白芥子、竹沥、地鳖虫、生姜汁等中药,结合现代透皮给药技术制成膏药,再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天突、膻中、肺俞、心俞、膏肓、大椎、百劳、大杼、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每次贴3穴,十次为一疗程。

食疗法

蛤蚧瘦肉汤:蛤蚧半对,猪瘦肉100克,共煲汤服用,每周2次。

党参北杏猪肺汤:党参30克,北杏仁12克,猪肺250克,共煲汤,调味服食。

冬虫夏草炖胎盘:冬虫夏草12克,鲜胎盘(人、猪、牛均可)半个至一个,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贝母冬瓜:冬瓜一个,切去上端当盖挖出瓜瓤,填入浙贝母12克,杏仁12克,冰糖少许入锅内蒸熟后早晚分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