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区教育>>市民学校>>文章内容
湖熟文化的前世与今生

发布时间:2015/2/13 10:46:13 作者:齐晋 浏览量:637次

湖熟文化的前世与今生

非常荣幸得到赵慕明老师的签名赠书《历史文化名镇湖熟》,这本线装书非常精美,古色古香。文字排版井然有序,书中附有彩图,起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作为主编和作者,赵老师不仅撰文,更是不辞劳苦实地考察,拍下许多珍贵的照片,使本书图文并茂,百看不厌。

这本书依次讲述了湖熟的史前文明、古老县邑、江南名镇、名胜古迹、人物春秋、史事拾遗、奇闻轶事、诗词文翰、文艺佳话、文化奇葩、回民聚居、板鸭之乡、乡风民俗、民间故事、考古发现等15个篇章及“附录”和“大事记”,并配有图片200余幅。资料翔实,引经据典,拜访名人,通过文字、图片,全面展现湖熟文化的精髓与概貌。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湖熟文化的由来与发展的脚步,给人以振奋与怀想的情感。

湖熟文化是以台型聚落遗址为特征,因于1951年首次发现于江宁湖熟镇,遂命名为“湖熟文化”。湖熟文化是江南商周时期的地方性青铜文化,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宁镇地区和皖南东部约400公里的范围内。商末周初“太伯、仲雍南奔荆蛮”,至今江宁境内的横山,国号句吴(或称勾吴),吴文化由此滥觞并勃发,可以说湖熟文化是吴文化之源。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湖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与湖熟有过联系的名人故事众多,如胡孰侯刘胥行、孙权立典农都尉、周瑜建有周郎桥、吕范曾任湖熟相、昭明太子读书台、开平王孙常延龄、谢煦龙都勤著述、两江总督左宗棠、为国献身李应彪、爱国爱乡史量才、国医泰斗张栋梁、湖熟文化发现者钱立三、湖熟教育家沈柏鑫、江南画家董伯、农学专家张履鸿、马拉松冠军赵友凤、出版家聂震宁、金箔大王江宝全、著名作家李伦新、书法家陶敬儒等,可谓人才济济,书中记载了他们的故事,读之令人感佩。

湖熟旧有“小南京”之称,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据我所知从湖熟走出的作家诗人就有张泰霖、丁梦然、许宏亮、王青海等,他们用写诗著文的方式赞美湖熟、讴歌湖熟的美丽与传奇。更有众多江宁本土作家与热爱江宁湖熟的诗人写出赞美诗文,书中提到高级讲师、学者、诗人颜景农、马俊、尹国庆、兰兰、蔡宁、马如金、半岛、屛子、徐泽、王成祥、赵慕明、季川、王登俊、赵宇吉等。每一个认识了解湖熟的人,无一不被打动,而发自内心的赞美,用诗文吟唱湖熟深厚的文化与旖旎的风光。

读了这本书,我对湖熟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作为一名江宁人,我为湖熟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惊叹与自豪,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拜访书中提到的名胜古迹,领略风土人情,亲历湖熟的山水田园。

湖熟在我心目中已然成了传奇,湖熟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一个故事,深深牵动我的心。在我知道、读懂她的经历与传奇后,我从没有像现在这般向往湖熟,仿佛前世的乡愁在我心中弥漫,挥之不去。

“湖土熟,天下足”。江宁这片土地不仅有勤劳智慧创造的富裕,更有开拓创新凝聚的豪迈精神!

(张祖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