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区教育>>市民学校>>文章内容
优化扶农政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发布时间:2015/2/9 9:44:13 作者:齐晋 浏览量:459次

【江苏科技报】

优化扶农政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日前举行的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民进江苏省委在提案中就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均、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问题提出建议,力图加快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进江苏省委调查发现,我省对成长型企业和中小型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配套相对较弱。

民进江苏省委建议通过三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落实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税费优惠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龙头企业申报、品牌建设,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成立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培育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农业政策实施和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侵吞集体农业补贴款等不法现象。此外,要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三农”贷款,助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除优化扶农政策外,提案还特别指出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变目前我省农民组织化程度不够理想的现状。民进江苏省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对规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财政、信贷、科技、注册登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规避农业龙头企业脱离农户和挤占同行业中小型农业企业市场份额等问题,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同行业中小型农业企业、农场、农户的合作,发挥产业集群在现代农业中的优势;还要大力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加快推进“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打造农业品牌,放大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