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居民课堂>>校本课程>>文章内容
盘点最常见的六种家教错误(二)

发布时间:2014/12/2 13:32:09 作者:齐晋 浏览量:241次

盘点最常见的六种家教错误(二)

四、先苦后甜

妈妈要上街买衣服,小静哭着要跟妈妈去,起初妈妈不同意,最后妈妈没有办法,气得打了她两个耳光后,同意她去……

类似的情况,我们在现实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教育,虽然让孩子吃了一点“苦”,但实质上还是起到鼓励孩子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很多时候,他们往往选择通过吃一点“苦”,来达到对其更有诱惑力的目标。因此,这种“先苦后甜”式教育,对孩子的发展,不仅没有积极作用,相反还有消极作用。

误区的避免:教育过程中,什么是该坚持的事情,家长心里一定要清楚;如果是该坚持的事情,就应该坚持到底,可坚持可不坚持的事情,就不要向孩子提出;一旦向孩子提出了要求,就应该坚持到底,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意义,对树立家长的教育威信也有好处。

五、说到,做不到

常听到一些父母这样威胁孩子:“哭什么哭,再哭,我就打死你!”或者“……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乱动,我就打断你的腿!”……

如果孩子真的控制不了自己而情不自禁地再哭或再动,你真的就会打死他、不要他或者打断他的腿吗?你肯定做不到,实际上也不能做得到,而且你的初衷也只是想吓唬吓唬孩子而已,根本就没想到真的要打死他、不要他或者打断他的腿。但这种“令出不行”将会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如,使孩子产生“爸爸妈妈说话可以不听”,“爸爸妈妈只是说说而已”等错误认识,进而大大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影响着父母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误区的避免:在孩子面前,出言要慎重。做得到的,对孩子有意义的才跟孩子说;如果明知很可能做不到,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就不要跟孩子说。

六、乱吓唬孩子

有一个3岁多的男孩子在天安门广场与家人走散了,哭个不停,警 察叔叔想安慰一下,就把他抱起来,结果那孩子哭得更加厉害,并且想努力从警察手里挣脱出来,警 察叔叔以为是自己不会哄孩子,然后叫来一位警 察阿姨抱着他,可是他还是照样挣扎个不停,最后孩子传到穿便 衣的一位叔叔手上时,孩子才不哭……一个多小时后,找到其家人,才了解到,其父经常在家里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叫警察叔叔开警 车来抓你去……”孩子平时见警 察也总是努力躲着警察……

类似的还有:“你再闹,我就送你去幼儿园。”或者:“你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那里的老师教训你。”

乱吓唬孩子,会让孩子害怕他本不该害怕的事物或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误区的避免:要让孩子“听话”,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必要性,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对他自己和对别人的利害所在,同时,让其从“不听话”的活动本身中尝到“苦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逐渐地变得懂事“听话”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