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区教育>>生活休闲>>文章内容
古筝介绍

发布时间:2009/11/18 8:35:14 作者:陈学平 浏览量:525次

古筝远在秦朝就已在我国流传,由最初的民间乐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五、六根弦发展到唐代十二、三根弦,直到明清多为十六至十九根弦经过不同地区历代演奏家的发展,形成了不同流派风格各易、曲目丰富、雅俗共赏的良好局面.。目前古筝多为二十一根弦,其音色秀丽、既适合独奏又适合合奏。近年来经过不少作曲家演奏家的努力,古筝曲目在不断地增加,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 、弹筝搏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之后,古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据古文献记载,古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一般认为:古筝是由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十二弦.,进而为隋唐的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了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近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坟群出土了俩张十三弦筝,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可见十三弦筝并非产生于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 早期古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当时古筝的介绍是,第一章:一、古筝的起源 ,二、古筝的演奏姿势, 三、古筝的转调 ;第二章:一、手指练习, 二、指法组合练习, 三、大撮和小撮 ,四、张弦和琶音 ,五、摇指练习 ,六、揉弦、按音和滑音练习 ;第三章: 一、选择曲目, 二、名曲赏析,如《高山流水》等 ;第四章: 一、古筝即兴弹唱的基本要求 ,二、歌曲的体裁 ,三、和弦和和声,四、织体的选择, 五、前奏、间奏和尾声 ,六、难忘的旋律。

湖熟社区教育中心“古筝培训班”学员在学练古筝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员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微信公众号